一、包括范围:本章定额由石料加工;石柱、梁、枋;石门框、窗框;踏步、阶沿石、侧石、地坪;须弥座、花坛石、栏杆、石凳;石浮雕;石园桥;石作配件等工程内容组成。
二、加工顺序:石料的加工顺序:打荒成毛料石(此类加工习惯发生在采石场)-→按所须加工尺寸放线-→筑方块或板岩口-→表面加工(可以分为平面加工、披势加工、曲面加工三种形式)-→线脚加工(可分为平线脚加工、圆线脚加工)-→石浮雕加工(适用于特殊装饰的石料加工构件)。
三、加工等级分类:石料表面加工等级类别:
加 工 等 级 |
加 工 方 法 与 要 求 |
1.打 荒 |
即对石料进行“打剥”加工,也就是铁锤及铁凿将石料表面凸起部分凿掉 |
2.一步做糙 (即一次錾凿) |
即用铁锤及铁凿对石料表面粗略地通打一遍,要求凿痕深浅齐均 |
3.二步做糙 (即二次錾凿) |
即用铁锤及铁凿对石料表面在一次錾凿的基础上进行密布凿痕的细加工,令其表面凹凸逐渐变浅 |
4.一遍剁斧 |
即用铁锤及铁凿和铁斧将石料表面趋于平正,用铁斧剁打后,令其表面无凹凸,达到表面平正,斧口痕迹间隙应小于3毫米 |
5.二遍剁斧 |
在一遍剁斧的基础上加工更精细一些,斧口痕迹的间隙应小于1毫米 |
6.三遍剁斧 |
在二扁剁斧的基础上,要求平面具有更严格的平整度,斧口痕迹的间隙应小于0.5毫米 |
7.扁 光 |
凡完成三扁剁斧的石料,用砂石加水磨去表面的剁纹,使其表面达到光滑与平正 |
四、加工名称:本章定额中的加工名称说明如下:
1、做糙系粗加工。
2、剁斧系细加工。
3、筑方快口:均发生在石料的看面部位,石料相邻的两个看面经加工后形成的角线称为快口。
4、板岩口:均发生在石料的内侧不露面位,石料相邻的两个隐蔽面经加工后形成的角线称为板岩口。
5、线脚:在加工石料的边线部位雕成突出的角,圆形称为圆线脚,方形称为方线脚。
6、披势:凡将石料相邻两个面剥去其两个面交的直角,而成为斜坡的形势成为披势。
五、加工图案界定:本章定额在栏板柱部分,花式图案有简式、繁式之分。一般以几何图案、绦回、卷草、回纹、如意、云头、海浪及简单花卉为“简式”,而以夔龙、夔凤、刺虎、宝相、金莲、牡丹、竹枝、梅桩、座狮、奔鹿、舞鹤、翔鸾、鸟兽及各种山水、人物为“繁式”。
六、石浮雕的加工分类:石浮雕的加工等级分类如下表:
加 工 类 别 |
加 工 要 求 |
1、素 平 (又名阳刻线) |
常见于人物像山水风景,其雕成凹线的深度为0.2-0.3毫米,其表面要求达到“扁光” |
2、减地平级 (又名平浮雕) |
一般是被雕的物体凸出平面6厘米以内,而被雕物体表面地面,其表面要求达到“扁光” |
3、压地隐起 (又名浅浮雕) |
凸出平面有深有线,凸出平面6-20厘米以内,形成被雕物体表面有起伏,其表面有起伏,其表面要求达到“二遍剁斧” |
4、剔地起突 (又名高浮雕) |
被雕物体仅表面有起伏,而且明显隆起凸出,其平面大于20厘米以上,其表面要求达到“一遍剁斧” |